FMS 樣酪氨酸激酶 3 (FLT3) 的激活突變是一種在造血中很重要的酪氨酸激酶受體,是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 中最常見的分子異常之一,發生在 30% 的成年患者中。常見的 FLT3 激活突變包括FLT3內部串聯重復 (FLT3-ITD),在大約 23% 的 AML 患者中檢測到,以及在酪氨酸激酶結構域內的點突變,在大約 8% 中發現。這些突變導致組成型活躍的 FLT3 受體,導致白血病細胞不依賴生長因子的增殖和存活,并導致預后不良。
普納替尼/帕納替尼是一種新型的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TKI) 和有效的 pan-BCR-ABL1 抑制劑 (O'Hareet al, 2009);1 期和 2 期臨床試驗中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CML) 和費城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Ph+ ALL) 患者的結果,普納替尼/帕納替尼 (45 mg每日一次)已在美國獲批用于治療對先前 TKI 治療耐藥或不耐受的 CML 和 Ph+ ALL 患者。臨床前研究表明,普納替尼/帕納替尼還有效抑制 FLT3,導致攜帶FLT3的白血病細胞系凋亡-異種移植模型中的 ITD 突變和腫瘤消退,表明 AML 患者的活性潛力。此外,普納替尼/帕納替尼似乎保留了對臨床相關的耐 quizartinib 突變體 FLT3-ITD F691L 的活性。在這里,我們報告了普納替尼/帕納替尼在 1 期研究中的 12 名 AML 患者中的首次臨床經驗。
這些患者的中位年齡為 49 (30-72) 歲。從診斷到治療的中位時間為1年;颊呓邮芰酥形粩档 3 (1-7) 次先前治療;58% 曾接受過 3 次或以上的治療。中心實驗室的突變分析證實 7 名患者 (58%) 存在FLT3-ITD。另外三名患者在研究開始時沒有足夠的 DNA 樣本;然而,他們有FLT3-ITD 突變史——正如研究者報告的那樣——并且他們被包括在這些分析的FLT3-ITD 突變陽性組中。三名患者(均為FLT3-ITD 突變陽性)之前接受過一種或多種 FLT3 抑制劑(索拉非尼、奎扎替尼和/或 IMC-EB10)治療;一名患者在 IMC-EB10 上取得進展并對索拉非尼有部分反應,一名患者對索拉非尼有完全反應,對 quizartinib 有部分反應,一名患者對 quizartinib 有部分反應。7 名FLT3-ITD 突變患者 (70%)未接受過 FLT3 抑制劑治療。中位治療持續時間為 52 (10-173) 天。在分析時,所有患者均已停用普納替尼/帕納替尼:5 例 (42%) 因死亡(均與波納替尼無關),3 例 (25%) 因不良事件(AE:無關的中樞神經系統 [CNS] 出血,可能與急性胰腺炎,不相關的移植物抗宿主。,2 例(17%)由于疾病進展(PD),2 例(17%)由于研究者決定。
9 名患者經歷了至少一種與治療相關的 AE。在 2 名或更多患者中發生的最常見的治療相關 AE 是胰腺炎 (n=3) 和瘀點 (n=2)。三名患者經歷了與治療相關的嚴重胰腺炎 AE (SAE)(均為 2 級),這是該試驗中的劑量限制性毒性。中斷給藥后,2 名患者的胰腺炎消退,一名患者持續 3 天,另一名患者持續 8 天。這 2 名患者以減少的劑量(30 毫克)繼續治療,隨后重新增加至 45 毫克而未復發。根據研究者的決定,第三名患者停止了治療。有關治療中出現的 AE 和 SAE 的更多詳細信息。7 名患者在研究期間死于與波納替尼無關的原因:疾病進展 (n=3)、多器官衰竭 (n=2)、肺炎和敗血癥 (n=1) 以及 CNS 出血 (n=1)。普納替尼/帕納替尼在這一小群難治性 AML 患者中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類似于在 CML 和 Ph+ALL 患者中觀察到的安全性。報告的治療相關 AE 很少;常見的是胰腺炎,這是可以控制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再次使用波納替尼。
AML 患者在第 1 天、第 1 周期的單劑量普納替尼/帕納替尼的幾何平均最大濃度和曲線下面積分別為 97 nM 和 1441 nM*h,與所有 31 名接受 45 mg 普納替尼/帕納替尼的患者的結果相似(98.8 nM 和1360.1 海里 * 小時)。
總體緩解率(RR,部分緩解或更好)為 3/12(25%):2 名患者完全緩解,血細胞計數恢復不完全,1 名患者部分緩解。這 3 名反應者攜帶FLT3-ITD 突變,并且都未使用過 FLT3 抑制劑;這些患者的普納替尼/帕納替尼治療持續時間為 3 至 6 個月。在 10 名FLT3-ITD 突變患者中,RR 為 3/10 (30%)。在 7名FLT3-ITD 突變且未接受 FLT3 抑制劑治療的患者中,RR 為 3/7 (43%)。3 名患者(2 名FLT3-ITD 陰性)疾病穩定,因為他們不符合完全/部分緩解或 PD 的標準;然而,在第一個治療周期中,其中 2 名患者的外周血原始細胞顯著下降(~60-90%)。在 1 期試驗中,quizartinib 報告的 RR 為 30%,索拉非尼為 10%。盡管此處報告的樣本量很小,但這些結果表明,普納替尼/帕納替尼在患有 FLT3-ITD 的 AML 患者中具有臨床活性,需要在更大的患者隊列中進行確認,并額外關注優化反應(例如聯合治療)和反應持久性。
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了解更多:
請簡單描述您的疾病情況,我們會有專業的醫學博士免費為您解答問題(24小時內進行電話回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