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全特/帕唑帕尼是一種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與心血管不良事件有關,例如高血壓、心功能不全和血栓栓塞。然而,有癥狀的帕唑帕尼相關心動過緩并不常見。我們在此報告一例用帕唑帕尼治療 1 個月的孤立性纖維瘤/血管外皮細胞瘤 (SFT/HPC) 患者出現癥狀性心動過緩,每分鐘 35 次。停用帕唑帕尼后,他的心率很快恢復到正常范圍。他以減少的劑量重新開始帕唑帕尼,繼續進行,沒有 SFT/HPC 進展或心動過緩復發。該病例突出了帕唑帕尼誘發心動過緩的可能性以及監測患者心率的重要性。
我們在此報告一例嚴重的癥狀性心動過緩,可能與帕唑帕尼用于 SFT/HPC 的給藥有關。SFT/HPC 是一種成纖維細胞間充質腫瘤,通常表現出豐富的分支脈管系統,其特征是內皮管和芽的形成,周圍有圓形細胞鞘。維全特/帕唑帕尼已被批準用于治療發生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的血管豐富實體瘤患者,例如腎細胞癌和 SFT/HPC。此外,最近有幾項研究報道,包括帕唑帕尼在內的血管生成抑制劑可以實現長效的 SFT/HPC 穩定。最近的研究還表明,帕唑帕尼可有效治療轉移性 SFT/HPC 。根據這些報告,我們的 SFT/HPC 患者開始定期服用帕唑帕尼。
血管生成抑制劑已被證明與血管事件相關,例如高血壓、血栓栓塞和極少發生的主動脈夾層,以及心臟事件,例如心功能不全。在一項 SFT/HPC 的 III 期試驗中,與維全特/帕唑帕尼相關的常見不良事件包括腹瀉、疲勞、惡心和高血壓。在 VOTRIENTⓇ的包裝說明書上,高血壓、心功能不全、動脈和靜脈血栓栓塞、QT 延長和出血被指示為與心血管系統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然而,僅報告了無癥狀的心動過緩,而非有癥狀的心動過緩,即便如此,也僅在 <5% 的 VOTRIENT 治療病例中出現Ⓡ.據我們所知,這是第一份因帕唑帕尼而出現癥狀性心動過緩患者的報告。
竇性心動過緩在多種情況下作為病理反應發生。然而,該患者是一名年輕的成年男性,他的背景中沒有心血管合并癥。雖然沒有進行運動負荷測試或電生理研究,但我們認為他的竇性心動過緩可能是由于維全特/帕唑帕尼引起的自主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盡管患者在治療前心率相對較慢,在帕唑帕尼治療期間未發生QT間期延長、電解異常和促心律失常藥物給藥,提示帕唑帕尼與嚴重心動過緩的發生密切相關。
本例患者在竇性心動過緩發作前四年接受了 GKRS。GKRS 以精確的精度聚焦強伽馬射線束來治療大腦中的病變。GKRS 的不良事件因各種因素而異,例如腫瘤類型、給藥劑量和治療病變的位置。報告的 GKRS 不良事件包括疲勞、惡心、頭痛、頭暈或眩暈、脫發和局部腦腫脹。大多數這些影響往往是輕微的,并在治療后幾天內自發消退。出于這個原因,GKRS 不太可能與照射四年后竇性心動過緩的發展有關。
VOTRIENT Ⓡ 插入表明維全特/帕唑帕尼 800 mg 的半衰期為 37.8 小時,與他的臨床病程一致。帕唑帕尼的血藥濃度可能與心動過緩的發作有關。短暫中斷后四分之一劑量的帕唑帕尼(200 mg/天)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其療效,抑制 SFT/HPC 進展 6 個月而無促心律失常作用。當需要定期服用帕唑帕尼時,將考慮植入起搏器以預防癥狀性心動過緩。為了達到療效和安全性的最佳平衡,臨床帕唑帕尼治療期間應監測基本不良事件,包括心率異常。
在 TKI 中,克唑替尼和色瑞替尼是通常靶向間變性淋巴瘤激酶 ALK 和 ROS 原癌基因 1 的小分子 TKI,據報道與心動過緩有關。維全特/帕唑帕尼是一種有效的多靶點 TKI,可抑制 1、2 和 3 型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 (VEGFR) 下游的血管生成信號傳導;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 (PDGFR) α 和 β;和 KIT 原癌基因。然而,帕唑帕尼對 VEGFR 或 PDGFR 的抑制或其他脫靶效應是否與心動過緩和自主神經系統破壞有關仍不清楚。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帕唑帕尼誘導的心動過緩的確切分子機制。
總之,我們遇到了一例維全特/帕唑帕尼引起的嚴重癥狀性心動過緩。短暫中斷后,在 6 個月的隨訪期間,以四分之一劑量恢復帕唑帕尼,未復發心動過緩或新癥狀。帕唑帕尼治療期間應注意心動過緩的可能性。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了解更多:
請簡單描述您的疾病情況,我們會有專業的醫學博士免費為您解答問題(24小時內進行電話回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