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湖北5歲男孩患怪病臉似河馬,仍樂觀:想大口呼吸
康安途海外醫療 5歲的田佳欣拿起一塊西瓜,又放下。他的面部腫脹,像個“河馬”。命運跟這個小男孩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從小患上罕見的巨頜癥后,小佳欣的臉一天天鼓起來,直到擠壓口鼻腔和食道。無法呼吸、不能用口吃飯,一根導管成了他的生命線。本月初他病情惡化,從老家巴東茶店子去上海手術,但家里根本無力承擔高昂的后期治療費用,幾天后,媽媽只得帶著他回來。喜歡寫字畫畫的佳欣現在每天在小黑板上用力練習自己的名字,有空就拿手機自拍用軟件把自己P成美顏。“我想大口呼吸新鮮的空氣”,吐詞不清的他笑著,這樣對記者說。
姐弟情深,小黑板上的快樂童年
15日,巴東縣黃土坡社區一間光線昏暗的簡陋出租房里,5歲的小佳欣赤著腳在房里跑來跑去,12歲的姐姐田娜跟在后面不停喊著:“慢點,小心摔到。”一根細細的管子從小佳欣左臉一直連到嘴里,整張臉比頭還大,與他瘦削的身材形成強烈反差。“呼哧……”累得滿頭大汗時,小佳欣喉嚨上的導管進出的氣流發出刺耳的聲響,但這絲毫沒有掩蓋他頑皮、活潑的天性。在廚房里,他拿起一塊切好的西瓜,放在嘴邊,聞了聞,沒法用嘴巴吃,又放了回去。爸爸媽媽都出去打工上班了,家里就只有姐弟倆,田娜馬上就要讀初中,得趁暑假好好學習。翻了幾頁書后,她還是不放心弟弟,走過去把佳欣抱起來放在腿上陪他說話。“去寫字好不好,今天你要把田字練會,再學會寫佳字。”小佳欣高興地點著頭,一個勁指著墻上掛著的一塊小黑板。搬來一把椅子,田娜把小佳欣放上去,一筆一劃,他拿著粉筆寫得很認真。有時呼吸困難了,就放下手回頭看看姐姐,歇一會再寫。田字寫好了,佳欣調皮起來,拿起姐姐的手機在沙發上跳來跳去,又一陣小跑進了里屋?粗謾C里的照片,佳欣熟練地劃動屏幕找出自己,點開一款軟件開始“修圖”。在姐姐在指導下,裁剪、銳化、上色、切換場景,很快他就給自己實現了“美顏”,搖動著手機哈哈大笑。
流食續命,命運多舛一直飽受折磨
中午,媽媽田淑升下班回來了。在縣城一家廚具店打工的她每天都準點到家,佳欣吃飯有點復雜,必須她親自來弄,不然不放心。沖好牛奶,田淑升把佳欣脖子上的一根小套管取下,放在碗里用熱水清洗,“這個得每天取下來消毒清洗,不然就會被痰堵住。”用注射器吸出牛奶,田淑升小心翼翼往佳欣嘴里注射進去,“孩子無法吃飯,只能這樣注射流食。”每日只能靠注射流食維持生命,其他的營養幾乎都無法跟上,一個月下來,一向胖乎乎的田佳欣,變得消瘦如柴。望著仰頭吞牛奶的小佳欣,田淑升眼淚在打轉,“這孩子命真苦。”從一出生,疝氣、腸道扭曲再到巨頜癥,小佳欣一直飽受病痛折磨,生與死的較勁從未退卻。2016年11月,在社會的幫助下小佳欣順利完成第一次頜骨切除手術。那陣子小佳欣瞬間找到了童年的味道,跟著外婆鄒紅回到老家茶店子鎮燕子嶺村,無拘無束的鄉村生活讓他輕松自在。但幸福時光稍縱即逝,厄運再次降臨。今年4月,“臉蛋腫脹”、“呼吸困難”這些癥狀再次發作,而且更嚴重。很快,小佳欣快速腫脹的臉蛋把鼻孔擠成了兩個小孔,每吸一點氣如同打呼嚕一般,隨時都有窒息可能。
樂觀堅強,我想呼吸新鮮的空氣
時間就是生命,7月23日,田淑升帶上借來的5000元錢,孤身一人帶上田佳欣輾轉千里到上海求醫。一天的顛簸,抵達醫院已是深夜11點,找賓館跑了一大圈,田淑升都被動輒三四百的高價嚇了回來。“三四百元就是兒子的救命錢,哪怕露宿街頭也要省下。”她帶上兒子在醫院大廳里呆呆坐了一整夜,那夜,她一夜沒合眼,不時叫醒兒子,防止他睡熟時,鼻腔肌肉放松堵塞了呼吸道。8月3日上午,小佳欣躺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手術臺上,這是年僅5歲的他第二次接受巨頜癥救治手術,等待他的將是一場新的生命救贖。“疼嗎?”“不疼!我都習慣了。”“馬上給你切除,你就可以順暢呼吸了,好不好?”“好!謝謝醫生。”主治醫生胡永杰至今記得這個來自湖北的堅強男孩,他說,小佳欣的病情很嚴重,但孩子樂觀積極的態度讓人感動。針對田佳欣病情復雜的現狀,專家幾輪會診、集體會商手術方案,最終敲定一個權宜之策:采用氣切術,插入氣切套管輔助呼吸。5個小時漫長的手術,對于田淑升而言,仿佛等待了幾年,好在手術也很成功。“媽媽,這下我是不是治好了,可以背著書包上學了。”病床上,小佳欣忍著麻藥蘇醒的疼痛,話語含糊地憧憬著未來,田淑升含淚向兒子用力地點了點頭。“那好,我今后可以大口呼吸新鮮空氣了。”
艱難生活,夫妻省吃儉用籌治病錢
然而命運之神并沒眷顧這個苦命娃兒。“這次手術只是緩解了小孩的呼吸困難,要徹底治愈需要分階段做頜骨切除和重建手術。”做完這些高難度手術光醫療費用就要70萬元,醫生開具的出院小結,讓田淑升幾乎絕望。田淑升和丈夫都是來自農村,來自四川的丈夫還有肢體殘疾,兩人一個在廚具店打工跑業務,一個在外找零工幫人搞安裝。每月的全部打工收入也就3000多元,他們只能在縣城里找最便宜的房子租,每月房租不到200元。兩個人的工資目前只能勉強維持生活和補貼一般藥品費用,而且女兒上初中后開銷也會更大,根本沒有能力負擔小佳欣如此高昂的治療費用。“我們有緣做佳欣的父母,就要好好保護他,再苦再累,也要治好他的病。”田淑升說,在上海手術后她就帶著佳欣回來了,住院費用太高她承擔不起,現在她要更努力去打工掙錢,給孩子籌治療費。不管有多難,她和丈夫絕不會放棄治好小佳欣的希望。小佳欣的病情和遭遇,也引起了巴東當地一些愛心人士的關注。連日來,已有一些社交媒體在網上呼吁社會為這個苦難的孩子伸出援助雙手。
請簡單描述您的疾病情況,我們會有專業的醫學博士免費為您解答問題(24小時內進行電話回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