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病毒性肝炎,可能大家最熟悉甲肝、乙肝,但是實際上肝炎至少分五種,即甲、乙、丙、丁、戊。
一說肝炎,您是不是想到了“病從口入”,對不對?
也對,也不對!
這是為什么呢?
只有甲肝和戊肝是我們說的病從口入,就是通過消化道途徑傳播。
1988年上海甲肝爆發流行,就是市民食用了被污染的帶有甲肝病毒的不潔毛蚶,加上當地特有的飲食衛生習慣所導致的。
而戊型肝炎,我國西北地區就暴發過,因為當地水塘或者是河流被污染了,人們喝了污染了的水,就被傳染了,這是真正的病從口入。
這兩種肝炎基本上來說都是急性,發作后經合理治療,大部分人都能恢復。
實際上對于甲型肝炎,許多年齡大一點的人都有抗體,說明曾經隱性感染過。
從1980~2010年這30年間,我們國家病毒性肝炎的發病率還是比較高的,其中80%都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占百分之十幾,甲型肝炎占百分之二點幾,戊型肝炎百分之二點幾。
可見,乙型和丙型這兩種肝炎,特別需要大家注意!
它們都是通過血液途徑傳播,意思是只有血液暴露才能傳播,醫學上叫血源性傳播。
具體途徑主要是:
1、血液傳播:輸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類制品可以傳染乙肝。使用未經徹底消毒的器械進行進入人體的操作,如文身、文眉、補牙、修面、修腳,或者進行內窺鏡檢查操作,器官移植、骨髓移植、血液透析都可能傳播乙肝。
2、母嬰傳播:如果母親體內有乙肝病毒,新生兒會在分娩過程中感染乙肝。
3、性傳播:已感染乙肝病毒的一方可以通過無保護性交使另一方感染乙肝病毒。
慢性乙肝病人病情穩定期,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計算機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同宿舍居住、一起用餐、共用廁所等都不會傳播乙肝病毒。
所以,請放心地關懷他們吧,誤解和歧視不僅帶來隔閡,還會帶來傷害!
請簡單描述您的疾病情況,我們會有專業的醫學博士免費為您解答問題(24小時內進行電話回訪)